企业做小程序开发,无非是提高品牌知名度,获取更多的流量。这需要在做小程序开发时,做好产品定位以此获得精准流量。

1. 消耗流量还是产生流量

这一点与toB、toC的分类法有共通之处。依附于自带流量的商户和公众号,自然无需担心流量来源,同时需要承接甲方的流量转化,实现收入或客户留存等目标。

 

但消耗流量型小程序产品的缺点是难以凸显自身品牌,其生存能力完全取决于合作的甲方的实力。

 

而产生流量的产品,目前最应该留意平台是否提供流量扶植和独立入口,在各种触达用户的环节是限制还是支持,是否存在用户留存、裂变的场景。

 

小程序开发

2. 内容还是服务

提供内容的产品,较多依赖于分发机制,即如何让用户“看到你”;提供服务的产品,较多依赖于留存机制,即如何让用户“记住你”。

 

微信并没有小程序的主动推荐、分发途径,以小程序为载体的内容产品基本依赖于社交分发。

 

而具备服务要素的产品,如同公众号努力让用户加星标和置顶一样,也在努力引导用户添加到“我的小程序”,或者干脆引流至自己的App(如果有的话),以提升用户留存。

 

这类产品当前如果留存表现不佳,究其原因是真正的高频服务早已通过公众号和App圈走了用户。

 

3. ToB还是ToC

小程序产品相当一部分是为现有的商户、平台、公众号、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,这类toB产品的特点是,必须具备直击甲方效率痛点的解决方案,成为甲方生产力或者服务的一部分。

 

常见的抽奖、打赏、缴费开票、群工具都属于此类。

 

在这个领域,如果你的产品和技术并没好到大家非用不可,则BD(商业合作)和地推能力也是你产品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。

 

而ToC类小程序则是直接服务于个人用户,通常以工具和内容产品形态出现,部分团队也会涉足小游戏。

 

这类产品聚焦个人用户的诉求,并结合平台的使用场景。

 

这类团队必须具备的一个核心能力,是策划各种通过对话、群、朋友圈来裂变扩散的增长手段,并规避平台监管打击。

 

根据以上三点做好小程序定位后,就可以进行小程序开发了。企业可以选择组建自己的开发团队,也可以选择专业的小程序开发公司(如:拓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)外包定制。